发布时间: 2022-07-27 10:11:44 点击量:
7月20日,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在京启动。与去年首届大赛不同的是,除了“公开海选”之外,今年科技部首次以榜单形式“揭榜挂帅”,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技术等3大重点领域,提出了免疫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碳基半导体、量子计算与测量和脱碳固碳技术4个颠覆性技术方向,面向社会重点征集具备颠覆性、突破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那么,大赛如何挖掘、发现、遴选颠覆性技术?优胜项目又会得到哪些扶持?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大赛承办单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
颠覆性技术: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在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论述言犹在耳: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颠覆性技术,对于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扩大内需、推动绿色发展等意义重大。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是科技部深入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
去年举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通过项目初筛、领域赛和总决赛等多轮次筛选,最终36个优胜项目从2724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些颠覆性技术项目,均直面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是‘走捷径’而是‘辟蹊径’,是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贾敬敦认为,作为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颠覆性技术是基于科学原理产生的全新技术或是已有技术交叉融合产生的新技术,具有非共识性、新颖性和现实需求,多分布在事关产业链安全和稳定的“卡脖子”领域。
打破常规识别遴选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大多采用专家评审制。颠覆性技术在当前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难以被发现,正是由其本质决定的:在新想法、新技术冒尖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都不看好、不赞同,甚至无法理解。
“改变颠覆性技术项目的发现机制至关重要。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就是要搭建氛围宽松的展示交流平台。”贾敬敦说,大赛还引进了风险投资机构,相较传统评审仅有行业技术专家参与的模式,建立起了市场主导的发现机制。
不仅如此,由科技部主办的这项大赛,构建起了全国科技主管部门上下联动挖掘颠覆性技术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了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渠道广、触角多、感知快的优势,设立了社会广泛参与、多方联合发力的重点项目推荐机制。此外,还构建了由国内外院士、行业战略专家、龙头企业家领衔的颠覆性技术专家咨询队伍等。
“聚焦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我们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发现识别和遴选评议机制。”贾敬敦解释说,借鉴“海尔迈耶九问法”,聚焦技术项目的颠覆性、可行性和影响性,大赛组委会构建了全新的项目评议标准,瞄准未来3—5年内可产业化项目开展技术评判和全方位评议。
大赛还打破传统科创赛事打分评优规则,强调以发现、识别视角对项目颠覆性的可能进行判定。与此同时,大赛采用多轮次交叉评议机制,对初次评议未达成共识的技术项目,转换专家组进行二次评议,实现多层次、跨行业、跨领域评议。
打造“发现—遴选—培育”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颠覆性技术发展的战略部署,火炬中心将持续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特点及规律研究,深入挖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探索颠覆性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不断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突破。
谈及今后如何做好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时,贾敬敦介绍,科技部火炬中心将构建完善颠覆性技术“发现—遴选—培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如建立健全颠覆性技术发现和识别机制,出台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稳定支持政策等。
“我们将建立颠覆性技术跟踪与培育机制,对具备颠覆性技术苗头或已识别出的颠覆性技术项目,积极提供技术孵化和产业化配套服务,加速颠覆性技术项目孵化落地。”贾敬敦表示,颠覆性技术项目跟踪监测机制的建立,则能在更早期、更敏锐、更高效地发现和挖掘颠覆性技术。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