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6-07 14:16:48 点击量:
面对难题,你是否冥思苦想却无法解决?别急,打个盹儿,你就可能会“梦”到最具创造力的解决方案。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打盹儿时最具创造力。具体来讲,一个人在游离于睡眠和清醒之间时,创造性思维最丰富。研究还首次证明,若在此睡眠阶段梦到特定主题,随后围绕该主题执行任务,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最强。这项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名副其实的“造梦机”
多年来,有证据表明,睡眠临界态(被称为N1状态)是孕育创意的沃土。2021年,法国巴黎大脑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证明,N1状态有助于产生创造性洞察力。那些短暂进入N1状态的受试者更容易发现便捷的方法,用以解决与数字相关的任务。
MIT研究小组希望将这一发现扩展到更多与创造力相关的任务中,并探索是否可以引导人们的梦境,以及引导梦境如何影响创造过程。
为此,MIT媒体实验室博士后Adam Haar Horowitz与同事合作开发了名为Dormio的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在2020年被证明可以进行“定向梦境孵化”,是名副其实的“造梦机”。它形似手套,通过肌肉张力、心率和皮肤电导的变化测量睡眠状态,并将结果传输至与之相连的App。
当戴着设备的受试者进入N1状态时,App会播放音频,引导受试者梦到特定主题。几分钟后,就在受试者要进入更深的睡眠状态时,App将他们唤醒,要求其描述所做的梦,并记录他们的反应。
做个与树有关的梦
49名受试者被分为4组。第一组在打盹儿的同时被Dormio引导梦见树;第二组仅打盹儿,未被引导做梦;第三组保持清醒,同时被要求思考树;第四组仅保持清醒。
45分钟后,受试者被要求执行3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写一个包含“树”的创意故事。所有受试者写出故事后,由不知道受试者身份的评分员评估故事的创造性。
结果显示,第一组受试者写出了最有创造力的故事,甚至将梦的内容融入故事中。综合来看,前两组打盹儿的受试者比后两组保持清醒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多创造力。
后两项任务属于发散性思维任务。在第二项任务中,受试者需列出他们所能想到的、关于树的尽可能多的创造性用途。在第三项任务中,受试者拿到一个名词清单,并回答由每个名词联想到的第一个动词。
在所有3项任务中,打盹儿且进行“定向梦境孵化”的受试者比只打盹儿的受试者多出43%的创造性表现,比保持清醒的受试者多出78%的创造性表现。
通过“造梦”驾驭思想
在上述第三项任务中,受试者被要求由名词联想动词。这里有个概念叫语义距离,衡量的是两个词在意义上相差多大,例如“母亲”和“父亲”比较近,和“青蛙”比较远。
研究发现,相比于清醒的受试者,打盹儿的受试者能够产生语义距离更大的词汇组合。换言之,在打盹儿时,大脑可以将清醒时无法连接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如果受试者梦见树,醒后会将树与看似毫不相干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大脑在梦见树时产生的。这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这个过程体现了通过“定向梦境孵化”,人的认知是可以被驾驭的。MIT媒体实验室教授Pattie Maes说:“我们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大脑工作过程、自己的认知状态,以及如何影响认知状态。”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制作出“造梦机”二代—— 一个比Dormio设备更简单的协议版本,放在网上供人使用。未来也许人们都能通过“造梦”驾驭自己的思想。
研究人员下一步的任务是探索“造梦”方案是否可以扩展到更深的睡眠阶段,如快速眼动期。此外,他们还尝试使该方案更容易执行,以及研究如何减轻噩梦带来的痛苦。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31361-w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王兆昱